洞察发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洞察发现

市场调研中的数据

调研就是大数据无法攻克的堡垒

“我就是喜欢你很大,可是你干不掉我的样子”,调研问卷嗨森的对R,Python,hadoop,Spark一众人等做个鬼脸

话说2017年是21世纪了吧,为啥这个中世纪时代的玩意现在还活蹦乱跳啊?

你看其他人的名字都是英文了啊,你丫还叫中文,敢不敢叫MarketReasearch装一下啊?

就没有一种大数据技术,敲个代码搭个服务器把这个还在靠纸笔OOXX的玩意干死吗?

调研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

然而确确实实,即使到了2017年

调研这种方法依然难以被取代

甚至在腾讯这种大企业中还被发扬光大。

到底调研的独特魅力在哪里?

调研四大优势

优势一:主动性,让死人开口

交易数据来自pos机/网站下单,

可是如果顾客不买东西怎么办?

曰:没事,还有网站互动信息。

可是如果顾客不登陆了怎么办?

曰:额,没事,还有社交网站信息,

可是如果顾客不上网发帖怎么办?

???

至此,大数据依赖的三大信息源全军覆没

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:

很多情况下,顾客都是很懒的,

他们不满,就会默默走掉。

特别是男顾客!

这时如果单纯依赖数据解读,

就会陷入经典的失踪飞机误区里。

抓着小问题不放,忽视大痛点。

调研则不存在这个问题,

我可以拿着用户失联前留下的联系方式,

直接找上门去问他意见。

更能用更多带套的小问题勾引他本不想说的内容。

让死人开口,就这么强大。

优势二:直观性,让活人动心

汇报会上,面对市场部各位大佬质疑的眼神,分析师紧张的说:

“我们的产品定位在中高端,然而实际销售是有偏的”

“我们目前收集的会员数据,45%集中在年收入8-12万,年龄25-30岁,学历……”

分析师叨叨叨一堆数据,市场部各位大佬一言不发眉头紧皱。

陈老师见状,在这一段汇报完后插了一句:

“简单来说,大家想过这个群体是谁吗?”

“就是给诸位修电脑的行政部的小张啊!”

“大家仔细想想他的年龄,收入,学历,工作单位,哪一条不符合”

“就这一身油光光脏衣服秃地中海,烟愁汗臭小哥,我们还有24999个”

“我嘞个去,对哦!”台下一片笑声,吐槽声,卧槽声。

那一刻大家全懂了, 哈哈哈

调研的魅力,

就是能从枯燥抽象的数据中,

抽出典型鲜活的案例。

让人们一眼看到问题所在,

强化人们对于数据的理解。

优势三:深入性,洞察内心

虽然文本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调研,

但对人性的洞察,仍然是传统方法更好。

比如一个热词:“屌丝”的背后:

即可以是在校学生的心虚;

也可以是对某些人的辱骂;

还可以是低层白领的自嘲;

又可以是中层白领的套路;

总之这些深层次的含义需要去解读。

单纯依靠文本能快速捕捉这种趋势,

但想解读这种趋势,就得靠研究者深入观察。

传统调研在这一领域有着很多深入的方法,

比如做行为日志,做跟访,做图片测试,做场景模拟,

比如在座谈会中故意激发矛盾,让人们相互争斗,暴露真性情。

这些方法背后大多有心里学实验做基础,

因此相当实用,收集素材也能多方验证。

比单纯的捕捉热词,或者分析行为路径,关注内容,

要来的快速,直接,省事,深入。